
筒仓快速定量装车稳定运行考虑哪些因素
筒仓快速定量装车系统是一种高效的散料装车设备,在实施该系统时,需要考虑以下关键因素来确保系统稳定运行:
一、设备选型与设计因素
1. 筒仓结构与容量
筒仓的形状(如圆形、方形)和结构材料(如钢板、混凝土)会影响其强度和稳定性。例如,圆形筒仓在承受物料压力方面通常比方形筒仓更具优势,因为圆形结构的应力分布更均匀。其容量要根据装车的规模和频率来确定,避免频繁补料或料仓长期积压物料。
考虑筒仓的卸料口设计,卸料口的大小、形状和位置应能保证物料顺畅流出,防止堵塞。例如,采用较大的卸料口直径,并设计合理的倾斜角度,有利于散料的快速卸料。
2. 定量给料设备
选择合适的给料设备,如皮带秤、螺旋给料机或振动给料机等。皮带秤可以实现连续、精确的给料,其精度可以达到±0.5% ±1%。螺旋给料机适用于粉状或小颗粒物料,能够有效控制给料速度。
给料设备的给料能力要与装车速度相匹配。如果给料速度过慢,会导致装车时间过长;而给料速度过快,则可能超出车辆的承载能力或导致物料撒落。例如,对于载重量为50吨的散料车,给料设备的最大给料速度应能在合理的时间(如10 15分钟)内完成装车。
3. 装车设备选型
装车溜槽的设计很关键。溜槽的长度、角度和内部结构(如是否有缓冲装置)会影响物料装车的准确性和稳定性。例如,装车溜槽的角度一般在30 60之间,这样可以使物料在重力作用下顺利流入车厢,同时避免物料冲击过大造成扬尘和物料飞溅。
对于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系统,可以选择带有自动定位和伸缩功能的装车设备。它能够根据车辆的位置和车厢高度自动调整装车溜槽的位置,提高装车的效率和精度。
二、物料特性因素
1. 物料流动性
不同物料的流动性差异很大。例如,像沙子这种颗粒较大且形状比较规则的物料,流动性较好;而粉状物料(如水泥)容易团聚,流动性较差。对于流动性差的物料,可能需要在筒仓内安装助流装置,如流化板或振动器,以改善物料的卸料性能。
物料的湿度也会影响其流动性。湿度过高的物料容易结块,堵塞卸料口和给料设备。因此,在物料储存和运输过程中,要控制好物料的湿度,或者对可能受潮的物料采取防潮措施。
2. 物料粒度分布
物料的粒度大小和分布范围会影响定量给料的准确性。如果物料粒度差异较大,在给料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分层现象,导致给料不均匀。例如,在煤炭装车系统中,既有大块的煤块,又有煤粉,就需要在给料设备前设置筛分装置,将不同粒度的物料进行分级处理,以保证定量给料的精度。
三、控制系统因素
1. 自动化控制程度
一个先进的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筒仓、给料设备和装车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。可以采用PLC(可编程逻辑控制器)控制系统,通过编程实现对各个设备的精确控制。例如,PLC可以根据车辆的载重信息自动调整给料速度,当车辆快装满时,自动降低给料速度,以达到精确装车的目的。
控制系统应具备远程监控和操作功能。操作人员可以在中控室通过监控画面实时观察装车过程,并且可以远程调整设备参数。这对于大规模的装车作业和多套装车系统同时运行的情况非常重要。
2. 控制算法与精度
采用合适的控制算法来保证定量装车的精度。例如,采用PID(比例 积分 微分)控制算法,可以根据偏差信号及时调整给料设备的电机转速,使给料量快速、准确地达到设定值。
控制系统的精度要与装车的要求相匹配。对于一些对装车精度要求较高的物料(如贵金属矿石),控制系统的精度应达到较高水平,如给料精度控制在±0.1%以内。
四、安全与维护因素
1. 安全防护装置
在筒仓顶部、卸料口和装车设备周围设置防护栏,防止人员坠落。在设备运行过程中,存在一些运动部件,如皮带输送机的滚筒、给料机的螺旋轴等,要安装防护装置,防止人员接触受伤。
对于可能产生粉尘的环节,如卸料和装车过程,要安装除尘设备,如脉冲布袋除尘器或旋风除尘器,以降低粉尘浓度,防止粉尘爆炸等安全事故。
2. 设备维护便利性
设备的布局要考虑到维护通道的设置。例如,在筒仓和给料设备之间留出足够的空间,方便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。